名词解释:胆碱是一种有机碱,它存在于母乳以及很多天然食物中。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,胆碱的作用是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,而乙酰胆碱是参与记忆过程的重要神经递质,也被称为记忆素。
指导建议
要让大脑神经细胞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,乙酰胆碱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。 它们就是专门在神经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“联络员”,当大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正常时,信息才能及时传递,大脑思维的活跃性才能得以保证,宝宝才能表现出应有的记忆力和思考力。胆碱是参与记忆存储的重要神经递质——乙酰胆碱的必需前体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胆碱参考摄入量为 100 ~ 150 毫克 / 天。
对宝宝来说,胆碱可以通过下面这些食物得到:
· 母乳。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品。对母乳的最新研究发现,母乳中胆碱的含量约为 16 毫克 /100 毫升。专家建议,尽可能地给宝宝母乳喂养至 2 岁(24 月龄), 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持续进行母乳喂养时,就要给他选择与母乳中胆碱含量相当的配方奶。
· 其他富含胆碱的食物。比如:动物肝脏、蛋黄、红肉、奶制品、大豆制品、花生、柑橘、土豆、菠菜、卷心菜、西兰花和菜花等。平时饮食中应适当多选择这些食物。
温情提示
下面介绍几款美味健康又简单易学的补充胆碱食谱。
1. 紫菜蛋花汤
食材:干紫菜 5 克,鸡蛋一个,葱半根,极少量食盐、香油少许。
做法:干紫菜放入碗里加冷水泡开。锅里倒 2~3 碗水,烧开后放入紫菜煮熟。再将蛋花加入汤中,加香油、极少量食盐以及葱花即可。
2. 紫菜蛋卷
食材:干紫菜 5 克,鸡蛋半个,油菜 50 克,酱油少许。
做法:油菜洗净,放入开水锅内煮 5 分钟,捞出切碎浇少许酱油,然后把酱油挤出。平锅置火上,放适量植物油加热。倒入调好的鸡蛋,摊成一个薄饼,再把紫菜和油菜末放在鸡蛋饼上,卷成一个卷,切成小卷即可。
3. 山药肉丸青菜汤
食材:山药,五花肉,绿叶青菜,极少量食盐。
做法:五花肉切碎并剁成肉泥,青菜叶切成碎末,山药用刮板或打磨机打磨成糊。将山药糊缓慢倒入肉泥中,搅拌均匀,做成山药肉泥糊。再倒入少量生粉,继续搅拌至山药肉泥糊有一定的黏度为止。锅中放入清水或肉汤,将山药肉泥糊用小勺盛出,团成丸子下入锅内。慢慢炖煮至丸子熟透,撒入青菜末略煮即成。
4. 蛋黄粥
食材:大米 2 小匙,水 l00 毫升,蛋黄 l/4 个。
做法:大米洗净,加适量水泡 1~2 小时,然后用小火煮 40~50 分钟,再把蛋黄放容器研碎后加入粥内,续煮 10 分钟左右即可。
名词解释:除了 DHA,叶黄素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另一大功臣。叶黄素是脑部的主要类胡萝 卜素,它就像太阳镜,能够帮助阻隔蓝光、保护眼睛,起到屏障的作用。另外,叶黄素高度集中在视网膜黄斑区,是保护宝宝眼睛健康的最关键的抗氧化剂之一。
指导建议
叶黄素是捍卫宝宝视力的“亮眼精灵”。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这种营养素, 必须从食物中获取。母乳中天然含有叶黄素。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吃,应该选择添加了叶黄素的配方奶,而且配方奶中叶黄素含 量最好达母乳中的 4 倍以上。母乳中叶黄素含量约为 2 微克/100 毫升。除了母乳之外,富含叶黄素的食物还有:玉米、菠菜、甘蓝菜、绿花椰菜、蛋黄、 南瓜、胡萝卜等蔬菜,以及芒果、猕猴桃、葡萄、橙子等水果。
除了叶黄素, 以下这些营养素也能够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:
· 维生素 A:含维生素 A 的食物,能够预防结膜和角膜发生干燥和退变,可预防和治疗“干眼病”,还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。眼睛的角膜干燥,容易被细菌侵入而发生溃烂,可以造成穿孔,导致失明。维生素 A 还能增强眼睛对黑 暗环境的适应能力。严重缺乏维生素 A 时容易患夜盲症。
· 钙: 饮食缺钙会引起宝宝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,使眼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, 从而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,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视力损害,所以要多给宝宝摄入含钙的食物。
· 维生素 C: 维生素 C 是组成眼球晶状体的成分之一,严重缺乏维生素 C,容易使水晶体发生混浊,从而患上白内障。
小贴士
哪些食物含有以上这些营养素呢?
· 含维生素 A 的食物:动物肝脏、奶油、全脂牛奶、蛋黄等是维生素 A 的最好 来源。此外,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 A。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、南瓜及各种绿色蔬菜。
· 含钙的食物:瘦肉、奶类、蛋类、豆类、鱼和虾、海带、蔬菜、柑橘等都含有相对丰富的钙。 对 1~3 岁的宝宝来说,每天需要摄入约 600 毫克的钙。奶和奶制品是最佳的选择,特别是钙强化的幼儿配方奶,每 100 毫升中钙含量超过 40 毫克。
· 含维生素 C 的食物:多给宝宝摄取含维生素 C 的食物, 如各种蔬菜和水果, 其中青椒、黄瓜、菜花、小白菜、鲜枣、梨等含量较高。
温情提示
视觉是各种感觉中最丰富多彩的现象,人们所有信息的 80% 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。有时,人们还能用视觉方式去感受与眼睛功能无关的事情,即一些抽象的事,如“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在想什么”等。所以,视觉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感觉能力。完善的视觉 包括对物体的形状、大小、色泽、明暗等一系列特征的感知。
人的眼睛能适应几万倍的明暗差别,能分辨一万七千余种不同的色调。保护眼睛,就是保护学习能力。而视觉发育好的孩子,每天输入大脑的信息更多、更清晰、更准确。这些信息不断通过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传递,促使大脑细胞增长,形成树突、轴突,以及促进脑神经髓鞘化,这些变化可以让宝宝越来越聪明,学习能力当然更强。
宝宝的视觉并非出生就很完善,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。相对其他感觉,视觉的发展比较晚一些。1 ~ 3 岁宝宝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 0.1 ~ 0.6 之间。一般 2 岁时为 0.4,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,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,并看得清楚。 3 岁时为 0.6,视觉较为敏锐,喜欢观察,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,眼手协调更灵活,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。
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,一定要预防紫外光对宝宝眼睛的伤害,更要小心蓝光。有害蓝光(波长介于 400 ~ 500 纳米)是可见光中的高能量光线,能够穿过角膜和晶状体, 并且直接照射到视网膜上,过量的蓝光可能会损伤视网膜,而紫外光和红外光通常被角膜和晶状体吸收,一般不会照射到视网膜。
宝宝的晶状体相对比较清澈,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对蓝光进行有效的过滤,更容易受到蓝光的损害。因此在幼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期,要特别避免蓝光对其眼睛造成的伤害。 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当心强烈的日光、闪光灯或浴霸直射对宝宝眼睛的伤害。有些食物富含对眼睛发育有益的营养素,也要注意让宝宝适量摄取,如叶黄素可帮助过滤有害蓝光。
除此之外,需要注意的是,宝宝逐渐长大,活动范围越来越大, 还学会了奔跑,眼外伤的可能也增大了。这时应加强安全教育:不要拿着铅笔、筷子等尖物猛跑;家中使用洗涤剂时,要让宝宝避开,以免液体溅入宝宝眼中,造成化学烧伤;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,要用洁净的手帕擦拭,以免造成眼球表面划伤和继发感染。